peiyang

研究生培养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简介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依托齐鲁工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与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目前拥有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并于2021年成功获批能源动力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学科拥有专任教师与科研人员80余人,*********人才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山东省泰山学者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高层次学科带头人10余人,硕士生导师25人;近三年承担*********、省级科研项目110余项,科研经费累积近5600多万元;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数200余篇。拥有国家秸秆气化技术推广中心、山东省生物质气化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能效与低碳工程实验室、山东省生物质资源化利用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专业实验教学面积2400余平米,教学科研仪器价值5000余万元。

   学科设置三个主要研究方向,分别为新能源科学与技术、能源环境工程、传热技术及装备,如下:

   (1)新能源科学与技术

   主要研究领域为生物质能源、清洁替代燃料、储能材料等,依托山东省生物质气化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生物质资源化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在生物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利用领域获国家、省科技进步奖等科技奖励。依托单位是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生物质能专委会副理事长单位,在生物质能领域具有显著影响力。

   (2)能源环境工程

   主要研究领域为能源催化技术、固体废物高值利用、先进能效与能源政策等,依托山东省能效与低碳工程实验室中心、鲁渝农林废弃物基质化利用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在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等领域获省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奖等科技奖励。红外激光同位素检测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开发了国内首套基于红外激光的可再生资源应用量检测装备。

   (3)传热技术及装备

   主要研究领域为强化传热传质、微尺度换热强化、新型热力循环工质及微纳制造等,依托山东省科学院传热传质重点实验室平台,在传质传热技术与装备开发领域获省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奖等科技奖励。大功率LED灯相技术实现产业化,获搜狐网、经济导报、中国半导体照明网等多家媒体报道。